陳平【紘威新聞網評論作家】
前鴻海董事長郭台銘14日和前立法院長王金平會面,釋出「只要有需要,我義不容辭,絕對做出我應有的貢獻」,被外界視為參選2024的起手式。不過,從他正式表態的內容來看,不僅沒有具體回應黨內的質疑,還展現咄咄逼人的總裁心態,也不自覺暴露習慣以自我為中心的特質,無法感動人民,甚至還自曝弱點,讓他的起手式大打折扣。
郭台銘和王金平見面之後,大陣仗接受媒體訪問,釋出願意參與黨內初選的正面訊息,某種程度而言,就像是一個求職的新人,接受選民的面試,應該要事先做好準備,沒想到第一道問題,回應4年前的退黨舉動,是否要向國民黨和支持者道歉,郭台銘的「也許當時年輕氣盛,一時衝動,這也牽涉不到道不道歉的問題」回答,雖顧及到總裁面子,卻無法讓民眾感受誠意,無法感動支持者、化解心中的疙瘩。
郭台銘的回答,在所有國人面前,浪費一個可以好好自我推介、扭轉形象的機會,也代表他還無法真正彎下腰,貼近真實民意,更無法適應變動快速的政治環境,還要中廣董事長趙少康圓他的說法「這對郭台銘來說,已是某種形式的道歉」。如果自己連話都說不清楚,無法說服支持者,要如何面對複雜萬分的大選環境。
平心而論,郭董投入政壇,一開始的目標不是議員、立委,也不是縣市長,而是直攻總統大位。昔日為人處事的魄力,可以讓他在商場無往不利,但放在講求人和的政壇,卻成了最大的短板「霸道」,從郭台銘道歉的話說不出口可見一斑。
郭董不願低頭道歉,還要朱立倫「記取4年前的教訓」,在意自己4年前參加國民黨初選受到不公平待遇,但問題是,一般民眾想到4年前黨內初選,最大的印象就是,當時的黨主席吳敦義頒發榮譽黨員證書給郭台銘,讓他能順利重返國民黨參加初選,但初選落敗後,郭台銘以「台灣人民不會認同如此迂腐的政黨」為由,宣布退出國民黨。
對國民黨支持者而言,所謂「記取4年前的教訓」,想到的應該是公平與一視同仁,不要再為任何人大開方便之門,以及所有初選參與者,都應該鄭重公開簽署「即使落敗也要全力輔選」,不應重蹈4年前初選挫敗後翻臉退黨的覆轍。
延伸閱讀:郭台銘蓄勢待發 侯友宜陷落跑危機有口難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