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明玉【資深媒體人】
民進黨4日舉行中常會,有媒體報導,兼任黨主席的總統蔡英文對於近期民眾買不到快篩試劑民怨四起而震怒,更對行政部門有微詞。對此,民進黨和行政院先後發文澄清,強調蔡總統在中常會僅提醒除了實名制,可以再加緊協助其他通路鋪貨。
坦白說,看到黨和政院先後發澄清文,有點啼笑皆非,先不說當天與會的中常委被下了封口令三緘其口,再者,總統對於快篩劑之亂震怒,有什麼好隱諱不能說的,若總統不能體察民情,對於民怨不聞不問「總統不震怒才讓人震怒吧。」
事實上,總統早在4月下旬時,不只一次宣示,快篩試劑已從國外買了1億劑,預計1天進口是87萬劑,國家隊1天可以生產3、40萬劑,目標是希望價格控制在100元。行政部門隨後也強調,4月底左右國外的快篩試劑就會進來。如今已經到了5月,說好進口的1億劑在哪兒?國家隊一天可徵用的3、40萬劑,這些徵用的量去哪了?總統的宣示成為跳票笑話,難道不用震怒嗎?

筆者前天接到一位好友的電話,她慌亂表示自己被匡列為密切接觸者,但到處都買不到快篩,另外還有家長反應,小朋友復課要附上快篩陰性証明,甚至有些公司行號、電視台政論節目,也要求員工或來賓上工前,必須附上快篩陰性証明,所以快篩劑短缺,已經不再是「我ok你先請」的問題,現在明擺著要與病毒共存,快篩試劑是唯一解隔的關鍵。
回顧兩年多來,從口罩、疫苗到快篩劑,台灣民眾歷經一次又一次的排隊,前兩次可以歸咎於疫情來得太突然,或是國際環境限制,大家多多少少可以體諒,可是這回快篩劑之亂再來一次,明顯打臉政府最引以為傲、常掛在嘴邊的「超前部署。」
事實上,快篩劑不管是進口或是國家隊徵用,都涉及跨部會業務,有了上次口罩的經驗,看出來這不是指揮官陳時中一人就能應付的問題,上次口罩還有時任行政院副院長陳其邁和陳建仁的協助,這次防疫鐵三角少了雙陳,陳時中看起來孤身難以招架,這回又處在疫情肆虐的風暴中,面對每天染疫人數破萬的壓力,醫療防線面臨崩潰,還要分身處理快篩劑問題,行政院長蘇貞昌難道不用出面組跨部會小組負責嗎?難怪陳時中面對在野黨逼退時,只能無奈的說「下台我就不用回答問題了。」
在快篩劑不足的狀況下,現時實名制還是有存在的必要,主要還是顧及公平性問題,避免有心人囤積,至於藥局時段分流,並不能實際解決排隊問題,不管哪個時段,藥局最多就是配送78份,要買就是得提早至少1小時前去排隊,期盼這次總統震怒之後,能徹底落實行政效率,最起碼清楚告訴民眾這進口的一億劑到底在哪兒?政府的超前部署到底做了什麼?不然這個震怒恐淪為就是一場戲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