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彥謀【紘威新聞網總主筆】
蔡英文總統提名親民黨秘書長李鴻鈞擔任監察院副院長,與上一次提名國民黨黃健庭不同的是,握有同意權的藍委,這次普遍樂見,民進黨雖有反彈,但聲小勢微,難起作用,懸缺近兩年的監院副院長人事案,應該會順利通過。
監院副院長給在野黨是政治正確
李鴻鈞日前到立院拜票時說,將辭掉秘書長、退出親民黨、不再參與政治活動,上任後獨立行使職權;他表示,自己的專業是工程,對於台灣許多公共工程瑕疵會追蹤嚴查。此外,他擔任立委時,於台日關係著墨甚深,未來會繼續在台日關係上努力。
蔡英文把「監察院副院長」一職始終留給在野黨,是一種「政治正確」;馬英九於2008年提名前民進黨立委沈富雄為副院長人選,不過,當年馬在小圈圈找人,國民黨立委大表不滿,近乎一半倒戈,11名「馬系監委」被砍落馬,悲慘一役讓人記憶猶新。
事實上,監委權力不小,可獨立調查案件,自由度與立委在國會「言論免責權」類似,想查的、想辦的,都能立案;然而,有些監委聽命於政黨、看「顏色」辦案,羅織的受害者不在少數,也曾打過不肖公職人員與司法敗類。有人說,別小看監委,被請到監察院「喝茶」不會好過,「調查官」讓人不寒而慄。
監委獨立辦案,不必看衰李鴻鈞
然而,要讓「彈劾」或「糾舉」案成立,仍要經院內相關委員會審查與表決,在一黨獨大的時代,這種問題容易解決,黨同伐異就好;若是政黨對立、藍綠各半下,容易變成相互傾軋,一事難成。
蔡英文提名黃健庭、馬英九提名沈富雄,多是基於如此考慮,尋求藍綠平衡,讓監察權行使更為和諧。黃健庭雖然是台東五星縣長,但黨內輩份還不夠,難以發揮作用,僅是黨內的反彈,就讓他「婉拒提名」。沈富雄有勇氣,但與綠軍的關係太僵,在立法院就被刷下。
其實,監察院長、副院長是五院中權力最小的「院長」,有其名而沒有其權,正、副院長只是政治的象徵,其與監委的權力互不隸屬,未來李鴻鈞要查案,陳菊管不著,監委的調查案要通過,正副院長要施壓也很難。有人看衰李鴻鈞,認為在他之上有陳菊,幹不了什麼事,大可不必。

保留監察權對付司法獨大
監委查案的阻力,主要還是來自政治力介入。陳師孟當監委時,專抓帶著有色眼睛辦「扁案」的司法官,但司法是「政權」的大支柱,陳師孟若掀開臭不可聞的司法體系,遭殃的恐怕是民進黨自己。由於黨政高層不斷的關切與壓力,陳師孟的數個案子雷大雨小,自認無能為力後,選擇辭職。
不過,深綠的陳師孟卻主張不應廢除監察院,使之與行政、立法、司法構成「四權分立」。行政、立法會隨著定期選舉而質變,但司法官有「任期終身保障」,所以恐龍法官、奶嘴法官層出不窮、不食人間煙火,有的在「自由心證」金鐘罩下,做政黨幫兇,唯一尚能「以法克法」、避免司法失控的,就是監察權。
只是,監察權至今「只拍蒼蠅、不敢抓虎,連恐龍也打不了」,蔡政府宣示的「司法改革」已束之高閣,這樣的沉痾,台灣只好繼續沉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