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彥謀【紘威新聞網總主筆】
高雄市長陳其邁「拔劍四顧兩茫茫」,連任之路還沒看到對手,國民黨仍在喬,台灣民眾黨、時代力量可能掛免戰牌,在野陣營人選普遍沒有「神人味道」,與4年前陳其邁初選勝利後的情況相似。然而,選前百日一陣雷雨灌破道路5千大洞後,綠軍的選情就急轉直下,且無力回天。
陳其邁2018如何輸掉24%選票?
很難想像在黨內初選威風八面、橫掃各大派系的陳其邁,會輸到連綠營的基本盤都不夠賠,選前有人說,陳其邁「太懶惰」、「太驕傲」、「不跑行程」、「想輕鬆打選戰」等蜚語,等意識到要防範韓國瑜,為時已晚。
泛綠在大高雄有穩定的6成支持度,蔡英文2016、2020總統大選,得票率達62%以上,陳菊2014年市長選舉,締造68%的天花板。挾陳菊施政滿意度極佳的優勢,陳其邁2018硬生生流失24%選票,已超過高雄「中間選民」與「經濟選民」的數目,若要講得直接,陳其邁其實是被「綠營自己人給賣了」。
陳菊當初支持立委劉世芳,但不利情勢迫使她退選,等於宣布投降,對主政12年的新菊系是重大打擊,除了新菊系人馬要離開市府,打選戰也沒有資格,特別是與新菊系建立默契的地方組織、樁腳,像被高壓電電到,面對陳其邁如同改朝換代,輔選更是意興闌珊,當韓國瑜氣勢稍起,他們在檯面下與青蛙般一個接一個跳向藍營。
當年敗選的負面因素還在不在?
由於認為基本盤很大,陳其邁陣營並未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坊間盛傳陳其邁上台後,將對菊市府秋後算帳,以報當年新系把陳哲男搞進監獄之仇,甚至有所謂的「戰犯名單」。這種凝結的氣氛,配合陳其邁刻意打的「冷戰」,有風蕭蕭兮的肅殺之感。
陳其邁不想太仰賴很會輔選的新系,不是沒有道理,一是勝選後,他沒有欠派系人情;其二,他要重建王朝,不想「菊規邁隨」。雖然劉世芳擔任陳其邁的競選總幹事召集人,但基層樁腳已不受控,他們原本想給陳其邁一點警示,不料釀成「震撼教育」,民進黨兵敗如山倒。
陳其邁敗選後化身「暖男」,其實他本來就有溫度,只是比較不苟言笑,有人說「他必須輸掉一次,平息一些人對他父親貪污的不滿」;再者,他在國會很擅於朝野攻防,卻拙於化解黨內派系恩怨。與陳其邁相處並不有趣,但有安全感,很可惜,「韓國瑜旋風」是情感多於理智的選擇。
陳其邁怎麼打手上的好牌?
補選期間,陳其邁逐漸與新菊系修補關係,各派系同心協力。就任市長後,他專注於市政,沒有建立嫡系團隊,這很讓派系放心。此次市議員初選,陳其邁謹守中立原則,選後湧言會與新菊系在黨部主委改選上一度劍拔弩張,陳其邁出面解危,消彌一場可能的派系內戰。
理論上,陳其邁的個人優劣勢與2018是天壤之別,市政建設與防疫措施都沒有失分,加上現任優勢,基本盤可從5成5起跳。去年公投案,民進黨主推「四個不同意」得票率均回升至6成,綠軍幾已歸隊。他曾誓言「2年當4年用」,但是能不能「6年當8年用」,要看他與他的團隊,怎麼打手上這一副好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