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宙龍【大是傳媒】
中國政府自習近平上台以來,一直積極推動人民幣國際化,去年初爆發烏克蘭戰爭,加速俄羅斯與中國試圖擺脫對美元SWIFT(環球銀行金融電信協會支付系統)結算機制的努力,除了與俄羅斯結盟,中國近幾個月在國際上斬獲不少,日前沙烏地阿拉伯石油貿易同意以人民幣結算,近日阿根廷、泰國對中貿易亦將採人民幣結算。
目前國際間跨境交易結算總額,仍以美元佔超過4成排第一,雖然人民幣佔比低於百分3,與其他主要結算貨幣相比仍低,但中國持續蠶食朝去美化邁進,令人無法小覷。
據報導,今年3月底,中國和巴西已經就雙邊本幣結算達成協議,另外,阿根廷經濟部長塞爾吉奧·馬薩宣布,阿根廷從中國進口的商品,將轉以使用人民幣結算,至於泰國央行與中國人民銀行,鼓勵企業在兩國貿易中,使用人民幣和泰銖進行結算,雙方下個月將討論有關事宜。
中國媒體華爾街見聞報導指出,人民幣由中國銀行代客涉外收支中占比,從2010年近乎0,升至上個月的百分之48,創13年歷史新高,中國同期美元占比,亦從百分之83降至47,創下歷史新低。
去美化(去美元化)除了為中國紅色供應鏈鋪墊基礎,也在為美中競爭甚至是對台施壓建立灘頭堡,國際間觀察,不論產業去中化,或是貨幣去美化涉及美中貿易、科技戰,這場不見煙硝的戰爭,短則5年、長則10年以上。
其間,關鍵原物料、先進電池,無形中成為競爭下的武器,美中大國博弈短期不易化解,貨幣扮演的角色十分重要,中國若成功達成去美化目標,國際間形成二元世界將更明確,若去美化失敗,其反噬力量恐是中國人民尤其是社會中下階層的民眾,要犧牲為主政者政策買單。
除了從貿易評估貨幣結算,目前全球大約有8成外匯交易都是美元,美元佔有約6成全球外匯儲備,人民幣全球外匯儲備僅約百分之3,加上中國對資本市場管制,並非開放的自由交易市場,錢轉入和轉出,中國常因政策、政令調整受阻,以此觀之,人民幣或可嘗試挑戰美元,甚至結盟自成體系,但人民幣要國際化挑戰美元霸權,一時之間將難以企及。
這篇文章 人民幣結算蠶食去美化. 阿根廷、泰國貿易倒向中方 最早出現於 大是傳媒。
延伸閱讀:昔日我們崇拜南韓 今日南韓羡慕台灣
延伸閱讀:國民黨的內定侯友宜 吃定郭台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