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彥謀【紘威新聞網總主筆】
民進黨徵召陳時中、林佳龍參選雙北市長,行政院長蘇貞昌形容「各就各位,精采可期」,他對出身蘇內閣的兩人充滿信心,直說對他們能力、經驗非常熟悉「如能當市長必會有一番作為」。年底選戰的主戰場,若像2014年般聚焦在首都,藍營恐會相當頭大。
蘇貞昌預言:各就各位,精彩可期
陳時中宣布接受徵召後,臉書粉專在幾小時內湧入數萬人點讚,這是到目前為止,各黨推出的候選人中,人氣最旺的一位。民進黨在2018年縣市長選舉被打趴,完全是韓國瑜一人主場,這次很想討回顏面,陳時中能否繼柯文哲、韓國瑜之後,成為正綠軍的網紅人物,不久後就會揭曉。
觀察近幾次大選都各自圍繞一個主題,2014年是柯文哲「對抗大連艦隊」,2018年是韓國瑜「討厭民進黨」,2016總統大選是「公平正義」,2020年是「香港反送中」,越是選戰後期越高潮,與原本以為的「冷戰」大相逕庭。可以想見,這次也不會例外,從蘇貞昌的「預言」,應該有端倪可循。
事實上,選舉就是「民主夜市」,夜市必須有人潮,人潮就是錢潮,選戰有實體戰與文宣戰,前者包括大型造勢,跨領域或跨縣市串連,還有政黨及各地方候選人的競選活動;後者是媒體造勢,近年網路勃興,通訊軟體、社群平台都是戰場。這幾次大選,實體戰與網路戰的交叉運用如火如荼。
選舉戰術很簡單,藍綠都有經驗
陳時中有沒有可能是選戰的「人氣主角」,並取代「議題攻防」?其實,民進黨在此之間累積可觀的經驗,陳時中在疫情初期防禦有成,到中南部視察疫情,所到之處人山人海,可惜那時沒有選舉,否則必定無往不利,國民黨只能兩手一攤。他挾著中央疫情「指揮官」身分,每日開記者會,知名度是全國性,堪比柯文哲、韓國瑜當紅之時。
要操作陳時中,對綠軍不難,民進黨在2020年大選,從落後到藍綠「黃金交叉」,不過幾個月時間,其基調「反中保台」,正巧是韓國瑜與國民黨「中國議題」的劣勢,難以消減選民對「九二共識」的疑慮。民進黨沒有特別操作「蔡英文」,藍營就被「議題」鎖死。
「四大公投案」則是民進黨又一「傑作」,初始四項民調全部落後,到最後扭轉乾坤。民進黨戰術很簡單,主打「四個不同意」,強力向選民輸出,少談學理的艱澀論述,與柯文哲型塑「打倒權貴」、韓國瑜「高雄發大財」的口號異曲同工,綠軍並以「南票北補」策略,完勝公投案。

勝選策略:個人牌為主,政績牌為輔
陳時中在衛福部長任內,除了防疫,也推動例行性政務,但這些不會是選戰重點,政績牌可以贏得口碑,但不會贏來人潮與錢潮,政績是理性的,人與錢是感性的,要讓一個人願意出門投票,理性是催不動的,但感性卻可以。柯、韓所營造的外溢效應,都是感性遠大於理性。
如果民進黨要贏得台北市長,並藉陳時中創造外溢效應,不會打防疫牌、能力牌、經驗牌,這些乃用於防守,應該是凸顯陳時中特質的「個人牌」,相較蔡其昌、林佳龍、林智堅等六都參選人,他更易雕塑凝聚人氣的魅力,當人潮湧向社群、App,就有商機,在物價漲與通膨時代,能促成人錢滾動,越有勝選機會,就看藍綠的造神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