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潔民(財經專家)
自2018年起,川普用高關稅壓制中國經濟,用中美貿易戰圍困中國企業,用黑名單打擊中國半導體,和歐元區倡議退出或減少投資中國,日本砸上兆日元,鼓勵日資撤離中國,這些都是美日歐聯手企圖壓制住中國經濟擴張。
一連串密集且連續性的貿易經濟攻勢效果,還不如由習近平一手主導的疫情清零對經濟的殺傷力,「疫情清零,清零經濟」習近平主導的之江新軍,全面掌控中國主要大省,在這一次清零戰役中,醜態畢露,從唐山暴打女性、河南村鎮銀行存款掏空,到山西爛尾樓業主停供,中國經濟或許將面對一個全面性的金融風暴。
習近平應該患了偏聽症,而且非常嚴重,竟然忽略恆大地產債務危機警訊,不求迅速解決地產系統性風險,還發動阿里巴巴清洗行動,李克強則是冷眼旁觀,等著習近平捅出經濟崩潰的大馬蜂窩。這次河南村鎮銀行高管盜取存款戶的存款,用假定存單將錢轉至影子銀行或其他地下借貸市場,原本要賺取超額暴利,結果這次疫情清零,鄭州河南大規模封城,交易急凍,房地產庫存數量竟然創下比過去同期平均數量的五倍增長,加上廠商支付系統的資金斷鏈,連鎖效應逼出了地下借貸市場崩解,導致從銀行盜取的存款無法補足,連利息都無法支出,金融業最害怕的擠兌將一觸即發。
目前這把村鎮銀行的信用風暴已經吹向大銀行體系,包括光大銀行及中國前四大的中國農業銀行,陸續爆雷,不只是河南村鎮銀行因缺乏監管和腐敗而可能發生倒閉,類似河南村鎮銀行狀況,總共是近4千家中小型銀行都面臨類似的系統性風險,其金額與資產規模高達14兆美元。如果高達14兆美元的小型銀行因為被全面擠兌而造成集體倒閉,不可能不對大型銀行體系產生連鎖反應,一旦擠兌風潮吹向大型銀行,或是這些村鎮銀行與大型銀行有聯貸關係,資金一定就開始緊縮,不只威脅金融業的穩定。
因應呆帳巨額的提列,勢必對企業融資緊縮,企業無法取得足額貸款,倒閉已經開始發生,一旦連串性中大企業倒閉,這些小型銀行的交易對手和借貸方,尤其是比較大的銀行,必然再連鎖反應遭受巨額損失。不只如此,中國影子銀行體系的信心可能會瞬間消失,過往以來,這些小銀行因為金融監理的約束,通常透過影子銀行體系以高利率來吸收資金。影子銀行一旦瓦解,中國式的金融風暴一定野火燎原。
可怕的是自2009年,溫家寶為了抵抗來自美國金融風暴,發動中國史上最大的印鈔票行動,累積至此,中國整體債務已經是中國總體經濟規模的三倍以上,許多包括中國東北、西南、東南遍及超過12個省份大城市,早已成為殭屍財政,其他省城市財政也奄奄一息,上海又在遭到封城蹂躪,根本自顧不暇,只剩中國中央體系苦苦支持,中國人民銀行面對日益縮水的外匯存底,能動用的貨幣政策將米缸見底。
此時,全國爛尾樓風暴似乎一發不可收拾、野火燎原,「房地產相關行業」其實才是中國經濟的最大單一貢獻行業,中國對外宣稱的三駕馬車只是中國的基本盤,真正的經濟貢獻度才是佔2021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28%的房地產相關行業,最高佔比曾達到2016年的35%。按照穆迪的分析,中國國內生產總值當中,房地產相關行業的佔比還可細分為來自房地產直接貢獻的7%,以及來自建築與設備機械供應鏈等間接貢獻的21%。這21%的相關行業是什麼?鋼鐵、水泥、家電、玻璃、木材、家具、水電材料、機械,基本上就是非餐飲、觀光、衣飾的所有內需供應鏈。
房地產公司的資產負債危機蔓延,最終對中國的銀行金融層面來說是一記猛擊,因為鋼鐵行業的波動,不只是對中國經濟金融活動產生重大影響,事實上,中國銀行體系最大的單一存放款對象就是這些龐大的鋼鐵體系,其規模不輸給房地產的貸放市場。面臨地產需求下降,甚至破產,狂風暴浪勢必令水泥、玻璃和家用電器等都十分脆弱。建築活動占金屬消費量的一半以上,而由於建築活動的需求放緩,鋼鐵價格已經從今年早些時候的歷史高點回落,鋼鐵製造商的股價也受到了打擊。
企業倒閉、省市財務殭屍、中小銀行破產、大型銀行收緊銀根、地產爆破中國經濟泡沫,信心危機隨時可能引爆,再加上一帶一路大量槓桿財務運用,隨著這次通膨風暴吹襲新興國家,南亞、中亞、非洲、中東,習近平將面對的不只是來自內部的壓力艙,外部資金斷鏈反撲只會越來越強,此時此刻的習近平還打腫臉充胖子,持續放錢在軍事的無底洞,每一艘航空母艦,每一架戰機,每一個潛艦,都像吸血蟲一樣,吞噬中國可用的資金,但確認的是,習近平無法覺悟,也不能覺悟。災難不是不來,只是時間問題。
半導體派對獨秀,台積電未來三年沒有任何疑慮
全球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最新釋出的2022年下半與全年營運展望超標且續創高,以及對於2023年後長期信心滿滿,台積電挾先進製程技術領先,幾乎通吃全球高階晶片訂單優勢,展現出贏家氣勢。台積電在法說會上信心回應指出:「客戶需求依舊超過台積電產能,預期產能利用率維持健康,營運維持成長。」此段話已說明台積電營運現況,直接破除市場看衰謠言。此外,英特爾還委外釋單台積電,雙方合作從成熟製程到3奈米都有,英特爾在晶圓代工領域數年內應難挑戰台積電。
而三星近日雖搶先宣布進入3奈米GAA,但除了自家產品外,完全無大客戶訂單落袋,淪為紙上發布,再加上自家手機等消費性產品也面臨需求下滑、庫存滿手危機,日前突然宣布停止向全球供應鏈拉貨,顯見三星完全處於四面楚歌,對於燒錢的晶圓代工先進製程戰場,恐只有一家能獲利的情勢,三星還能撐多久,市場普遍保守看待。
三星、英特爾在晶圓代工領域表現臉色鐵青,數年內不具搶單威脅,也就是全球晶片業者在7奈米以下只有台積電可以選擇,手握逾500家客戶的台積電,客戶關係緊密,轉單相當不易,可以預知,台積電仍將扮演護國神山,下半年就看台積電的逆襲表現,來吧,飆一場!
投資人可以從台灣50ETF、富邦科技ETF漲3.9%最優,元大電子相關ETF漲3.6%,另外元大MSCI台灣漲幅也超過3.1%。國泰高股息ETF也是很好的選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