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彥謀【紘威新聞網總主筆】
柯文哲和民進黨翻臉之後,他的政治立場就被認為由綠轉藍、轉紅,最近因為「雙城論壇」,有人說,柯文哲將取代國民黨,成為中國政權支持的2024總統參選人。他也說,為了不讓民進黨太好選,所以2024一定會選,並要以「一日雙塔」的精神,克服「老三」地位。
柯文哲為什麼不走泛綠、而走偏中路線?
柯文哲處處和民進黨唱反調,他若參選2024,不是讓民進黨不好選,而是讓民進黨更好選,因為藍白互搶地盤,他也會吸走淺藍選票。再者,柯文哲不論是自己,還是被人貼上「紅色標籤」,都不易在總統大選取勝,2020韓國瑜是前例。如此簡單的邏輯,柯文哲若不知道,就不是他聲稱的智商157。
北京挺誰選台灣總統,誰就輸,因為台灣選民現在並不支持統一。為什麼柯文哲不走泛綠路線,而是與國民黨走偏中路線?其一,2014年太陽花學運後,新興的「時代力量」成立,他們從反服貿、反馬,到反國民黨,也反中國,並在2016年投入立委選舉。
其二,除了時代力量,還有台聯黨、台灣基進等泛綠小黨,綠黨,曇花一現的社會民主黨,政治立場亦偏綠,泛綠版塊其實沒有太多空間。藍營的新黨、親民黨已凋零,馬英九之後的國民黨群龍無首、選票崩離,柯文哲採正向操作,在綠軍眼裡卻是逆向。

深綠人士若換角度看柯文哲
台派與獨派很反感柯文哲,後悔當初支持他;不過,換角度思考,柯文哲蠶食國民黨的選票,台灣本土派應該要「默默鼓勵」,期許他再接再厲,不只讓民眾黨取代國民黨,若能消滅國民黨更好。
台灣與中國的問題不單是「九二共識」,之所以有九二共識,在於台灣有一個從中國大陸來的「中國國民黨」,長期執政超過半世紀,這是「台灣主權獨立」對國際宣示最不利的一點,甚至被解讀為「國共內戰」的延續,即使兩岸互不承認,卻都標榜代表中國、China,「台灣」自然被世界認為同屬中國。
台灣有一百多個政黨,與國民黨從中國遷台的,還有「中國民主社會黨」、「青年黨」,前者2020年宣布解散,後者連泡沫都沒有,如果「中國國民黨」也式微,兩岸政黨連結的臍帶就形同被剪掉,剩餘的全是台灣土生土長的政黨,包括「中國新黨」亦然。
國民黨存亡對兩岸與國際有重要意義
民進黨與柯文哲反目成仇,雙方越是唇槍舌戰,對國民黨存亡至關重要,民眾黨只能搶藍營、不會搶到綠營選票,泛藍群眾看柯文哲砲打綠營,心裡很過癮,不知不覺被吸引,當然,很多外省第三代、第四代,對「統一」早已沒有感覺與感情。然而,「中國國民黨」的存在,對兩岸與國際都有很大的意義。
很多獨派人士曾把「消滅國民黨」列為使命,只因蔣家政權製造「二二八」與威權統治,隨阿扁與小英執政,民主在台灣落實,已不那麼在意國民黨,但它卻是兩岸關係至今糾結不清的關鍵。柯文哲利用民主過程爭取認同,正在做消滅國民黨的事情,如果柯文哲做到了,未來歷史會怎麼評價他,還很難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