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紘威新聞網】
中共「戰狼外交」代表人物之一的中國駐法國大使盧沙野,屢次發表「再教育台灣人」等荒唐言論掀起外交風波,又在法國電視節目上發表質疑前蘇聯國家主權的言詞惹怒多國,引發軒然大波,中國外交部隨後切割表態「尊重蘇聯解體後各加盟共和國主權國家地位」。
盧沙野近日為自己辯護時稱抱怨,觀點可以討論,沒必要發動攻擊,言論自由應該得到保證,而他的言論與中國外交政策並不抵觸,有些人「小題大作了」。
中媒觀察者網報導引述中國駐法大使館微信公眾號消息指出,盧沙野5月31日接受法媒法律視角(Vu du Droit)的採訪時,主動提及「我想先談談不久前的輿論風波」,指責法國LCI電視台記者挑起這場論戰非常不公道,他宣稱,「我接受電視採訪,表達觀點不應受到限制,何況我也不是胡編亂造。這只是我的個人觀點,如果有人不同意,我們可以討論,沒必要對我發起攻擊」。
盧沙野提到,採訪的第2天,「他們就在同一檔節目中找來一些所謂的中國問題專家來批判我、譴責我。這很不厚道,不是嗎?他們已經違反了新聞職業道德」。
他說,歷史問題、蘇聯解體都可以討論,蘇聯憲法中有一條是關於加盟共和國退出蘇聯,但還有其他條款規定蘇聯主權優先於加盟共和國主權,如果「我的問題」能引起人們對歷史研究的興趣「這不很好嗎?」
盧沙野日前受訪時聲稱烏克蘭等前蘇聯國家沒有有效主權國家地位,還失控怒罵主持人「沒讀書」,引發波羅的海三國、烏克蘭、法國、歐盟抗議及譴責,中國駐法國大使館先前發表聲明回應,中國駐法國大使的評論只是「表達個人觀點」,不應被過度解讀,他的發言並非中國的政策聲明。而該聲明被發現只有法文版,沒有中文版,還偷偷撤下盧沙野當時受訪的逐字稿。
盧沙野強調,他的觀點並不妨礙中國與前蘇聯加盟共和國保持官方關係。中國是蘇聯解體後最早與這些前加盟共和國建立外交關係的國家,他堅稱,「我說的話與中國官方外交政策並不抵觸。有些人小題大做了」,並辯稱這場論戰關鍵不在於他說的對錯與否,而在於電視公開辯論中是否有言論自由,言論自由應該得到保證。特別是在國際問題上,不同觀點交鋒並不可怕。
盧沙野以俄羅斯侵犯烏克蘭所引發的戰爭為例稱,「西方國家和俄羅斯觀點相左,但沒有一個法官來判定孰是孰非。西方國家大談特談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但此前他們的所作所為卻恰恰相反,甚至今天在塞爾維亞和科索沃問題上,立場也是相反的。他們對此怎麼解釋?可以討論,但不能無端指責別人」。
延伸閱讀:新民粹強人侯友宜二次蒙難記
延伸閱讀:為什麼侯友宜民意支持度下滑?
延伸閱讀:變動中的印太經貿秩序與台灣經濟的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