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潔民【財經專家】
翻轉選情,目前民主黨倒贏共和黨3%,美國經濟也會大逆轉嗎?
《華爾街日報》在八月底公布最新民調發現,意外發現最新民調,美國選民對民主黨和共和黨的支持率分別為47%與44%,反觀前次3月調查時,共和黨則是領先5個百分點,民主黨倒贏3%,一來一往,也就是民主黨反超8%。如果與趨勢來比,共和黨在去年底疫情最嚴重的時候,一度打贏民主黨12%,拜登執政滿意度低到只剩30%。
為什麼有這麼大改變呢?
如果進一步分析華爾街日報的民調分析,民主黨主要是一。吸引中間選民支持、二。民眾對拜登總統的施政滿意度比年初回升,三。選民的投票意願與願意表態的比率提升,成功的拉抬支持率較年初時提升。
一。吸引中間選民支持
最近在美國發生三大事件,對共和黨不利,令中間選民回想在上次總統大選發生的動盪,其中影響最大的就是美國聯邦調查局(FBI)懷疑前總統川普手上仍藏有國家機密文件,於是於八月二號發動對川普(Donald Trump)位於佛羅里達州的海湖莊園(Mar-a-Lago)搜索,法院並於8月12日公佈FBI查扣出高達11份機密文件,其中機密文件更可能觸犯多項聯邦罪行(Federal crime),包括1917年的《間諜法》(Espionage Act)。
雖然法院稍後發表聲明,搜索獲得的機密文件並不會有立即法律問題,但是整個過程讓中間選民,被提醒在2020選舉之中,國家陷入兩極化的暴動,川普回來了,並沒有打擊到拜登,更多的是帶對共和黨和川普們的恐懼。另外兩件吸引中間選民的關鍵因素就是墮胎法和槍枝管制,都衝擊對共和黨的信心,特別是墮胎法。
解讀其中原因,疫情在美國舒緩是重要關鍵。
中間選民已經從疫情關注,轉換對於社會重要事件敏感,而疫情舒緩,背後就是就業人數將逐漸回歸正常,從申請初領失業補助人數連續三週下滑,美國經濟不是走向衰退,而更該解讀是「步入正常軌道」,周五公布的新增就業人數是有31萬人,但非農失業率卻上升至3.7%,背後表達的是更多人出來尋求工作,而不是在家吃老本,事實上八月呈現的3.7%的非農失業率是平均值以下的好數據,估計會有更多離開職場的勞工返回工作,這對於薪資上升的壓力會有舒緩,同時降低通膨的壓力。
二。民眾對拜登總統的施政滿意度比年初回升
俄烏戰爭幫了拜登,一解阿富汗的恥辱,十一月的選舉讓拜登更多的演講,火力全開大肆抨擊川普的極端愛國主義對社會的動盪,現在看來,確實逐步換回民眾對拜登的信任。
另一方面,雖然高達六成的民眾在民調上表達對經濟不安,包括物價飛漲,經濟衰退,甚至有一半以上的美國民眾認為經濟正走向不對方向,相反的卻對拜登的支持度緩步上揚。
解讀其中原因,民眾其實要拜登政府更多積極的財政政策,而不是換個政黨來執政,其中最顯著的就是9月5號勞動節,不但是機票被銷售一空,加上汽油價格大幅滑落,加強民眾出遊的意願,租車生意大幅成長至少三成到五成,美國人消費意願強度沒有減弱,必須要注意的是美國民間消費佔經濟總值的76%,根據商務部數據,第2季消費支出折合年率成長1%,雖然不如前幾個月。 隨著COVID-19疫情趨緩、消費從貨品轉向服務,第2季服務消費成長4.1%。 企業持續填補庫存,但速度減慢,因而減緩經濟成長。
但有更多數據顯示,隨著返校季節開始,庫存調整在八月會是谷底,九月開始進入感恩節和聖誕節的補貨期,加上貨櫃輪報價逐日遞減,商品價格上漲的三大理由,第一,貨運價格高漲,第二,汽油價格居高不下加上缺工 。第三,斷鏈危機。這三個原因的影響似乎正在遞減中。目前看來,貨運不再塞港,船運時間縮短,報價持續跌落,拜登政府有效打擊貨櫃報價的壓力。汽油價格從每加侖5.3美金跌至4美金,期貨報價甚至跌到3.76美金,陸運壓力紓解,勞工雖然還是有短缺的壓力,但並不會擔心疫情造成勞工的減少,拜登正讓美國民眾回到正常的生活軌道中。
另外,以目前就業水平仍是在平均水準之上,特別是是初領救濟金人數逐漸遞減,表示美國徵才和就業,維持健康穩定。
試想,有「低失業率的景氣衰退」?
答案當然是沒有。
所以過於憂慮美國因為利率走高而造成經濟衰退是沒有道理的,在美國近三十年從未發生過升息造成經濟衰退,升息控制通膨,對美國長期經濟是利好不是利空,更何況美國目前不是勞工過剩,而是勞動力緊俏。
「消費力估計將從九月逐月成長」,而生產物價指數成長幅度也將逐月遞減。從美國聯準局的態度來看,通膨一定可以在沒有景氣衰退的狀態下,成功壓制通膨!
外資對台股的賣壓,會在「九月中聯準局升息後」降緩,這點將無庸置疑。而美國經濟也會穩定增長,更是無庸置疑。
三。美國選民的投票意願與願意表態的比率提升,目前看來對執政黨是正面訊息。
華爾街日報並沒有清楚計算,美國選民表態增加的比例,但是早先商業調查發現,美國大企業有很大比例表態,對共和黨在11月可能會取得兩會的絕對優勢的前景感到憂慮。美國政治分析師形容這些大企業認知目前的「共和黨當權派」就像一個「流亡政府」,一個仍由川普的領導而控制的共和黨,表面上被共和黨積極份子主導的共和黨,但目前為止,面對國內經濟和政治議題倡議及重大法案,共和黨仍然無法找出一個扭轉局面的手段及可以對抗川普的領導者,川普在十一月選舉,對於共和黨而言,越來越是負擔而不是加分。
然而,相對於共和黨對現在的美國政局的節奏似乎亂七八糟,民主黨卻從疫情過程中的「欲振乏力」,從共和黨「自顧不暇」,被川普「蹂躪至極」的政黨當中,現在已經重新捕獲民眾的關注,看得出,拜登在疫情後,慢慢取得政策主導的優勢,法案也出乎意料得到國會的支持。
解讀其中原因,拜登及民主黨喚醒中間選民的關注,如果按時間轉折點,應該是落在晶片法通過和墮胎法案之間,特別是晶片法案,美國政治評論員普遍認為原本還被認為可能會拖到明年才會通過,竟然快速通過,這肯定是拜登的勝利,也是解決中間民眾普遍的擔心,「中國將超越美國」是否可能發生,政治評論員也認為,在拜登領導下,已經抓到壓制中國的節拍,這樣讓川普只能在旁邊叫囂,但卻凸顯拜登讓川普在中國議題上得不到好處,除非,川普可以提出更強硬的對中態度。
拜登射出的經濟三支箭,在美國不斷升息中,召喚出美國重返製造業的時刻。
雖然聯準會將貨幣政策收緊,資金從股票市場短暫的加速流回固定收益市場,但白宮已經為這樣的貨幣緊縮政策,推出新的財政政策,注入擴張財政政策的熱錢,來平衡Fed加速升息衝擊,美國經濟陷入衰退的風險降至最低。
拜登「經濟三支箭」將成為台灣股市主要成長動能
台灣股市要留意哪些產業由中國轉成美國優先,背後更要搭上拜登一連串對中國的精準禁令的「台灣行,中國被禁止」的商機,大範圍來看就是太陽能板,紡織,智慧晶片,網通設備,和電動車。
第一支箭,高達1.2兆美元的基礎建設法案,未來將加強美國在鐵公路運輸、航空、海運、電網及寬頻網路建設
網通設備,神準,智邦,正基,啓碁,中磊。
低軌衛星,元晶,台揚、事欣科 (4916-TW)、耀登 (3138-TW)、公準 (3178-TW)
特別是低軌衛星,分析師認為最快在2024年低軌衛星的產值將是每年一兆美元起跳。
第二支箭及第三支箭分別為7月通過2,800億美元的《晶片與科學法案》,8月通過7,390億美元的《2022年降低通膨法案》。特別是降低通膨法案裡包含非常重要的電動車補貼,其中包括充電樁的建碁,良維 (6290),飛宏(2457),信邦 (3023)。
如果一如華爾街日報所民調出的結果,拜登的民主黨能夠成功在年底選舉取得勝利,逆轉勝在股票市場當然值得期待。
投資留意風險,進出股市量力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