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宇韶【政治評論員】
民粹政治人物相信,在網路蓬勃發展的後真相時代,主觀與客觀經常被混為一談,只要民眾選擇相信,即便是混淆視聽或倒果為因的說詞,依然可以被各類新聞議題抽離、化解。在這種背景下,許多事件常被操作者,運用情緒勒索渲染;這些人不太著墨客觀的事實內容,也不捍衛當事人的權益,而是把「爭議」本身當作工具,扛著道德旗幟撻伐對手,目的就是藉由星星之火,造成燎原效果,所憑藉的就是嗜血的仇恨情緒動員。
藍營操作仇恨與恐懼氛圍
雖然這些說詞充滿各類不負責任的謊言,但是誠如納粹宣傳部長戈培爾所說,「夾雜部分真相的謊言,比直接說謊的效果更好。」當下藍營人士在選舉議題的操作,就是期待其支持者,能被仇恨與恐懼的氛圍給整合。
平心而論,這種負面選舉雖然毫無戰略高度可言,但是執行戰術卻攻守兼具,猶如游擊戰般讓對手疲於奔命陷入泥淖,如果反應不及就會一直處於被動挨打的狀態,最後產生選務失靈現象。這一套操作大家並不陌生,因為韓國瑜在2018年掀起的旋風不就是經典模板?
深入觀察,群眾仇恨的情緒,需要經由民粹政治人物用自我否定的語言,用最大簡單化的邏輯加以催化,「高雄又老又窮」或是「民進黨是貪腐集團」都是標準語境,沒有任何客觀證據與事實,全然訴諸情緒謠言,但在刻意煽動後,選民仇恨意識就油然而生。
國民黨挽救選情不是直球對決
當下國民黨在年底選戰似乎出現多點開花的麻煩,導致選戰頓失節奏與主導權。直言之,這些問題是藍營造成的,主要環節是自己的候選人毫無政治論述能力,其團隊也生不出具體政策願景與內容,一些自以為聰明的市議員如徐巧芯、王鴻薇等人,基於私利考量,於是無限上綱猛攻林智堅的論文抄襲問題。
老實說,這一招的邊際效用已在林智堅退選後迅速遞減中,因為迴力鏢不僅迅速射回,許淑華與林耕仁的論文被直接檢視,更有林姿妙的起訴書與張善政的抄襲爭議排山倒海而來,如果再加上苗栗、澎湖的鬩牆之爭,以及蔣萬安毫無章法的打法,國民黨在這場選戰已經出現疲態與破口。
諷刺的是,國民黨上下挽救選情的方式不是和對手直球對決,提出更多政策選項供選民進行選擇,而是仿效韓國瑜模式進行情緒勒索仇恨動員。首要目標就是藉由疫苗問題,試圖解決癱瘓陳時中的人設與選戰節奏,在此長彼消之間,把選戰主導權搶奪回來。
如果提升仇恨值就是國民黨唯一的策略,那麼各種無限上綱的情緒訴求,自然接踵而來。陳時中提免治馬桶,藍營就就歪樓為偷窺與性別議題,小編「誤用」美食照片,國民黨就群起圍攻高舉智產權,即便陳時中陣營道歉澄清,藍營依舊見獵心喜窮追猛打,打到忘了自己曾經的言行,也忘了自己陣營歧視女性,盜圖的劣跡斑斑可考。
國民黨的「大街打人,後巷落跑」
藍營粉專嗆高雄市長陳其邁盜圖卻遭打臉翻船,網友指控立委王定宇批評女星楊丞琳「海鮮說」的「台南西海岸胡椒蝦」盜圖,王定宇最後刪除被質疑的圖文並致歉。然而,徐巧芯卻一心想要在傷口上灑鹽,所以連什麼「擊墜」都脫口而出。直到迴力鏢直擊腦門時,被網友找出她也有盜圖問題,這位高舉道德旗幟的市議員反而不是道歉,而是急忙心虛刪文,然後宣稱「整理資料」。
這種說法,不僅像極了張善政,更像是「大街打人,後巷落跑」的行徑。別忘了吃瓜群眾還想繼續追問,先前聲稱烏克蘭不該惹毛俄羅斯,然後挨打的那番言論,徐巧芯澄清道歉了沒?
如果光憑負面選戰或仇恨動員就能打贏選戰,韓國瑜早已當總統且不會被罷免了,國民黨在四項公投與台中二選區立委補選,想要如法炮製但下場眾所皆知,現在因為選情膠著又試圖東施效顰,那就走著瞧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