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國際焦點 中國不放棄對台灣動武 美國要聯合台灣生產武器

中國不放棄對台灣動武 美國要聯合台灣生產武器

美台商會
蔡英文總統曾對美台商業協會表達,希望讓台灣國防產業進入國際供應鏈。(圖:總統府資料照)

李彥謀【紘威新聞網總編輯】

習近平在中共20大才講「不會放棄對台灣動武」,外媒就接連報導「美國正檢視聯合台灣共同生產武器的計畫。」美、中繼續隔空交火,好不熱鬧。這背後,或許是一門大學問,但此事絕對先讓中國跳腳。

美台商業協會(USTBC)19日聲稱,美國政府正在考慮與台灣合作生產武器的計畫,目的是希望能加速武器移交,提升台灣對中國的嚇阻力。

路透社:可能先著重均需品與飛彈科技

根據《路透社》的報導,美台商會會長韓儒伯(Rupert Hammond-Chambers)在談論此項計畫時表示,「現在正處於程序的開始階段。」他說,還不確定哪些武器會被列入美台軍工合作生產計畫之內,但可能先著重在提供台灣更多軍需品,以及飛彈科技。

不過,韓儒伯也說,任何關於此類的計畫,都須由武器製造商向美國國務院及國防部取得共同生產許可;只是,美國政府內部可能會反對核發共同生產許可,因為對於向外國平台批准關鍵科技一事,恐怕會感到不安。韓儒伯說,這只是軍售的一部分,並不是要改變這個模式。

《路透社》提到,「隨著台海局勢近年不斷升溫,自2017年以來,美國總統已經批准超過200億美元的對台武器銷售,但由於烏克蘭戰爭,導致供應鏈困難,以及戰場對於部分武器系統的需求增加,導致武器製造累積與延宕,美國和台灣方面都已警示,美國售台武器將因此延遲。

據指出,至今年8月底,美國政府核准的對台軍售案,仍有10批尚未交付,部分交付期程,恐怕要到2020年代末期。

日經亞洲:聯合生產武器已初步討論

除《路透社》報導有此消息外,《日經亞洲》(Nikkei Asia)也報導熟悉內情人士的說法,一名直接知悉拜登政府內部商議狀況的消息人士說,台美聯合生產武器已展開初步討論,可能由美國軍火公司提供技術、在台灣製造武器,或是在美國運用台灣製的零組件製造武器。

另一名消息人士對《日經亞洲》說,「這還得過一些時間,才會真正出現變化」,過程有可能持續到2023一整年。

《日經亞洲》引述「美台商會」一名代表的說法,「雄風2型和3型飛彈是由台灣「中山科學研究院」開發,運用許多美國技術進行生產。台灣不管是彈藥或平台,都還未聯合生產美國的武器。」一般認為,過去幾屆美國政府對於聯合生產美製武器的態度相當謹慎,畢竟機密資訊有外流風險。

美台商業協會到總統府拜會,成員有不少軍火公司代表。(圖:總統府資料照)

美國國務院,低調未證實

外媒向美國國務院一名發言人求證時,該發言人表示,「美國正在考慮所有的選項,以確保迅速將防禦能力移交給台灣」、「美國透過對外軍售及直接商業銷售,迅速提供台灣防禦性武器,對維持台灣安全至關重要,我們將繼續與產業合作,支持該項目標。」

就在台美合作生產武器消息曝光第2天,美國國務院首席副發言人巴特爾(Vedant Patel)在例行記者會上,對此事低調不願證實,僅表示有看到相關報導。

巴特爾說,大致上,美國正在檢視所有檯面上選項,以確保能符合「台灣關係法」,盡快移交軍備給台灣。他說,「如外界所知,美國已為台灣安全提供各式各樣努力與軍備,美方相信迅速移交相關技術與服務,對台灣安全不可或缺。」

美台商會有多家軍火商,中國2月祭出制裁

有媒體報導指出,美方一直在推動台灣實現軍事現代化,建議發展「不對稱作戰」及「豪豬戰略」,將台灣打造成中國難以侵略的「豪豬」。美國《紐約時報》10月初曾報導,為了防止中國武力犯台,美國擬在台儲備大批軍武。

由於美台商會的成員中,有許多是美國軍火承包商。今年2月,中國根據《反外國制裁法》相關規定,對長期參與美對台灣軍售的「雷神技術公司」、「洛克希德馬丁公司」,進行侵權行為的反制。中國政府也強調,將根據形勢發展,採取一切必要措施堅定維護自身主權和安全利益。

Exit mobile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