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宇韶【政治評論員】
年底選舉將至,蟄伏一陣子的韓國瑜又開始活躍起來,頻頻幫國民黨議員與縣市長候選人站台。這位在2018年掀起政治風暴的男人,在歷經總統大選與罷免重挫後,以作公益為名韜光養晦一陣子。
但韓國瑜畢竟是不個甘寂寞的人,因為曾經擁有媒體吹捧與群眾簇擁的滋味猶如嗎啡難以忘懷,現在之所以現身江湖就是希望在最後關鍵時刻,選擇最有利的輔選對象,用最小的投入獲得最大的政治投資報酬。
明眼人都看得出來他小心翼翼不打沒有把握的戰,因為他知道不能一次將手上的家當籌碼揮霍殆盡,所以只能精心挑選最有利的人出手,以目前看來他站台的對象以勝選較大或本命區的議員,或居於劣勢的縣市首長候選人為主。
深入觀察,前者分佈於於北市與高雄市議員,差別在於北部站台者幾乎處在領先地位,南台灣則是上次趁韓流崛起的基本班底,這些韓系議員一旦落選正式宣告其勢力退出南台灣。至於縣市首長韓國瑜則挑選林耕仁與謝福弘這種處在邊緣掙扎的聲援,因為敗選事不關己,但是只要谷底的民調稍有浮動,就可驗證韓國瑜寶刀未老而且游刃有餘,更何況還讓別人欠著人情可謂穩賺不賠的買賣。

另一方面,外界關注蔣萬安與張善政何時正式與韓國瑜正式合體,因為北市與桃園目前屬於選情相對膠著的地區。這裡就出現了十分弔詭的狀態,如果說韓導如此精打細算如何進場,那麼兩位候選人更是盤算如何因勢利導以免壞了整場大局,就深怕韓國瑜一夕之間從補藥變成毒藥。
蔣萬安的狀況比較複雜,雖然一直以血緣爭取深藍選票,照道理說找韓國瑜站台多少有加分效果,但是兩人同框無形之間就觸及藍營內部的階級問題,在王子心目中韓某比較像是眷村出身的低端人口。
另一方面,韓導過去庶民起義訴求,除了要奪民進黨的權外,更要造國民黨權貴的反,這種矛盾大底只有深知藍營政黨文化的人才能理解;更何況蔣萬安還在立法院忘了關麥克風時,宣稱韓粉不理性,這也道出他內心的真實想法。
萬安內心更擔憂的是,在最後衝刺階段找來韓國瑜嚇跑了中間選民與青年選票,天龍國的國民黨支持者自詡是知識菁英藍,他們老是把當年對馬英九的崇拜投射在蔣萬安身上,在他們眼中,韓國瑜只是個粗鄙的草包,一旦兩人合體反而有弄巧成拙的後果,輕則不投票重則改投黃珊珊。為了避免產生這種顧此失彼的後果,於是乎出現了共同與市議員同台的現象,反正各取所需而且虛應故事。
張善政問題比較單純,但也陷入同樣的困境。本來兩位彼時肝膽相照,一起唱著採紅菱搭配選正副總統,在競選過程中,盡講些情緒性的政治語言,全然不談政策,可謂分進合擊默契十足。
這次選戰,張善政似乎也想如法炮製,直接複製韓國瑜在高雄捲起的千堆雪。於是他刻意漠視鄭文燦8年在桃園努力建設的成果,開始玩起「桃園又老又窮」的大絕招,此舉勢必引發中間甚至淺藍選民的不滿,因為這與多數桃園人的客觀認知與經驗法則完全不符。如果加上抄襲爭議與整合問題,在北桃園辦造勢邀請韓國瑜登台,無異引爆整個火藥庫。就算張善政渾然不知這些狀況,背後操盤的邱議長(邱奕勝)可是看在眼裡。
平心而論,如果韓國瑜必須思考如何選擇性站台,藍營候選人也在評估如何消費和閃躲與他同台同框,這也意味韓流正在快速衰退中。諷刺的是,越是這樣,韓國瑜會越加不甘寂寞,但是越是想要有所作為,反而掙脫不出這個權力的陷阱,直到最後在流沙中滅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