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潔民【財經專家】
仰望毛澤東,習近平將成為中國經濟衰弱加速師,台灣經濟短空長多
上周在中國最大的事件就是習近平率新的政治局常委弔唁毛澤東,中國和香港股市暴跌。美國周二公布中國所有火箭軍信息,225頁資料完全描述當下中國無人機,近、遠程導彈和所有支援系統所有細節,連軍犬有幾隻都揭露,超級精彩。
另外,遭受美國商務部列為列入未經核實企業清單(Unverified List;UVL)的長江存儲公司,確認公司內所有美籍高管全部提出辭呈,中國半導體產業恐將成為慘業。美股周五大漲,費半指數漲幅接近4個百分點,3.98%,表現突出,但是台積電僅上漲1.74%,而英特爾猛漲10.66%,兩周下來,美股反彈平均10%,但台股仍在底部震盪,微幅反彈,受中國經濟下行拖累,台股持續落底。
上周,20大結束,中國股市不演了,持續重挫,香港恆生指數連續性破底,15000點不守,香港連繫匯率正遭受市場衝撞,大筆資金撤離香港,電動車新創公司全面股價重創,國際主要金融機構陸續發布中國經濟警訊,並稱印太經濟將在2023穩定增長,唯獨對中國悲觀,這樣的悲觀情緒,波及台積電股價被轟到無法抬頭,聯發科則是另一個苦主,股價幾乎腰斬,台股市場投資信心弱化,11月,台股會跟中國股市連動,還是會隨美股回升?
中國好慘,回不去胡錦濤年代了,台灣經濟倒吃甘蔗,但是台灣政府準備好接受「去中返台」的投資趨勢嗎?
「投資」永遠不變的「關鍵因子」,順序如下,資金=>景氣=>信心=>籌碼,現在主要經濟體就是資金流失到定存,景氣下滑,消費信心和投資信心下墜,但好消息是股市籌碼肯定走向穩定,「大跌」就是「籌碼趨向穩定」的唯一最好的解方。
全球流動資金,總體而言,在2022年10月底以前,毫無疑問是傾向回收,當流動資金趨勢走低,「股票市場的泡沫」就像沒有氣的氣球,首當其衝必定率先破滅劇烈修正。
接著債市也因為不斷升息而交易萎縮,持續萎縮的債券市場、加上債市資金流向保守的定存,令企業籌資困難,無法新增債券融資,大型地產公司也會直接被「融資困境」衝撞。
然後房產回檔,對總體經濟的影響嚴重程度要根據各國房價是否存在「大幅偏離基本面」,如2008年的美國、1997年的亞洲和1987年的日本,升息導致房市回檔,瞬間地產風暴造成決定性的景氣泡沫,貨幣貶值,資金外逃,就業率和財富瞬間消失,然後,股市再繼續進入暴跌循環。
以當下情勢分析,進入嚴格審視的西方國家名單首要就是英國,澳洲也是有些令人憂慮,這兩個國家近10年房價已經進入警戒值,英鎊有點擔心,長期縱容房價上漲和印鈔票,英國遭受的通膨反噬,會比較困難處理,甚至2024年前,英國似乎無法擺脫長期印鈔票和房價上漲所帶動的萬物皆漲的情況。
目前,英國通膨仍無法找到解方,執政黨困難重重;澳洲還有靠天然氣、煤炭等商品尚可支撐通膨衝擊,可是如果景氣持續下滑,天然氣、煤炭、鐵礦砂價格一旦下行,澳洲必須高度升息,房產泡沫發生,勢必衝擊景氣,其中澳幣是觀察指標,英國還有漫長的調整,非常糾結。
眾所周知,最可怕的未爆地雷是「中國」,美國房地產富豪格雷厄姆·斯蒂芬(Graham Stephan)在2022年9月20撰文預告,中國經濟正處在「幾乎徹底崩潰」的邊緣,格雷厄姆用一個巨大的龐氏騙局(Ponzi scheme)來形容中國的房地產行業,即「拆東牆補西牆」的模式。
針對中國最新的腐敗調查揭露了很多銀行高管腐敗現象。地方政府為了美化地方財報,「過度放任貸款」完全是出於政治原因而給予的,除了需要地產業所產生的財務和稅金的收入,同時政客們可以從這些大型開放案的項目中奪取可觀的利益。
格雷厄姆用「巨大的龐氏騙局」,完全精準描述當下中國政治結構下,上下交相賊的官僚利益結構,在不斷堆疊房價,土地開發,再堆疊房價,再土地開發,再推高房價,其中,起始於2008年,中國人行為了讓中國經濟維穩於美國金融海嘯,從中央到地方,一年之內印出至少43兆人民幣開始種,刺激財政支出,這是「中國版的量化寬鬆鈔票」。
此後,印鈔票的需求就變成經濟發展的飢渴,透過大量公共建設,土地開發,資金每年翻滾,變成貪婪的惡獸,來自房地產的泡沫鼓吹,中國經濟高速增長,於是地方政府胃口越來越大,瘋狂造鎮,擴及第三和四級城市,全面啟動就是吃嗎啡一樣。
房地產不可能永遠上漲,泡沫早已形成,清零政策只是加快房地產泡沫的催化劑
第一次「地產反噬的病症」發作在2015年 ,習近平花了ㄧ兆美元的外匯儲備強壓下來,但是為了連任大計,清除政敵和穩住政局,當時沒有徹底改革,現在結果就是中國房地產貢獻誇張的20%的GDP(這是保守估計,如果包含和地產相關聯產業則高達35%的GDP)、創造約40%的國家和地方財政收入、及約20%的社會融資金存量,最可怕的事,地產已經構成約60%的家庭資產等。
2021年,四大行(工行、中行、農行、建行)房產業貸款額占貸款總額5.7%,比2020年下降0.4%。但房地產行業卻「貢獻」了四大行12%的不良貸款。事實上,真確的數字是被掩蓋下來,四大行正咬緊牙根撐著。
據彭博(Bloomberg)和Barclays Research的數據,由於發行方違約和債券價格大幅下跌,國際投資者因購買中國開發商的美元債券蒙受了超過1000億美元損失,還有6000億美金流通的債務被高度關注。
面對中國官方的壓力,中國的商業銀行一直不願意確認和報告不良房地產貸款,不良債權有多大,資金會發生缺口嗎?缺口有多大,地方債務是否讓地方銀行陷入泥淖?何時像地雷一樣被引爆?時間正滴滴答答進行中。
另一方面,沒有買氣,加上大批大批有錢人正想盡辦法脫中,開發商的土地,在缺乏買家的情況下,出售土地的收入正斷崖式減少,切斷了地方政府的一個主要收入來源,報導指出,地方政府財政差額將高達27兆新臺幣,是去年4兆台幣赤字的七倍,從未在中國見過如此大規模和嚴重的房地產市場放緩。
當下中國政府應盡快排除清零,鼓勵投資,增加製造業工作機會,全力扭轉局面和抵消房地產低迷的經濟影響方面,到目前為止,中國政府能做的甚少,甚至在20大之後,能處理危機的技術官僚正被清理中。

美國加速清理美中貿易關係,歐元區疑中氣氛加速,一帶一路正進入債務陷阱,而習近平竟然選擇悼念毛澤東
鄧小平的改革開放時代結束呢?!
習近平不忘毛澤東,20大閉幕不到一周,率領新科常委,前往延安朝聖。毛澤東當年通過類似肅反運動的「延安整風」,習近平重提「延安整風」用意何在?
習近平去延安,就是要對所有共產黨徒們表白初心,「瞻仰革命紀念地」,表明自己是毛澤東的傳人,是「紅色血脈」的正宗。
當年文革時代,毛澤東派系透過武鬥文鬥,全面而且徹底的清洗敵對陣營,習近平的父親習仲勳在文革前即遭毛澤東迫害,這個打擊是最直接衝擊習近平的幼年,從「軍二代」打入「農工階級」,習近平看到包括他的父親被整肅,加上死掉7千萬中國人。
清洗完政敵後的毛澤東再次大權掌握,或許是斯德哥爾摩症候群,或許是習近平面對國際情勢不利中國,經濟處於下行的風險,反而讓習近平仿效毛澤東獨裁,將所謂溫和派出局,不論是江曾勢力,還是團派,全面被掃蕩,在軍系中,所有軍二代概莫能外,除了政治上拔擢習家軍,在公安,清治,軍隊,全歸屬於席系人馬。也或許在習近平的心裡,他就是習皇帝,完全權力的極限!
習近平曾表態,中共「延安整風」在「腥風血雨」之後「毛澤東在政治上,通過延安整風,第一次讓全黨團結在毛澤東的旗幟下,實現了黨的空前統一和團結。也是延安血腥整風,在思想上,令毛澤東思想在全黨的指導地位,更把毛澤東思想寫入了黨章。在組織上,黨形成了只有高舉毛澤東旗幟下的政治家集團。
完全掌權,擴大國際霸權鬥爭,這是習近平認知的國際觀,中國與美國大國鬥爭,必須內部毫無雜音,整合國家力量,就像毛澤東時代和美國叫陣,和蘇聯爭老大,可想而知,中國將走回頭路,土法煉半導體,更加軍事推進,效法毛澤東的7大,在共產黨的歷史上具有極其重要的地位,也為毛澤東在共產黨內為唯一正確方向、正確道路。同樣的,在20大後,最高權力機構清一色的習家軍,不論是在中共歷史上,甚至在毛澤東統治也極為罕見,畢竟毛澤東時代還有劉少奇。
可以預測,擁有絕對權力的習近平還要去延安朝聖,就是要徹底讓習近平成為唯一且僅一的領導人,除了警示少數仍未歸於習派的廣大共青團派,軍中反習勢力,將面對無情的清洗?還是中國人將面對文革時代的苦日子?抑或是如阿里巴巴等有錢的民企必須臣服?或者對外和對台灣,中共將更獨裁更霸權?
不論是那個方向,可以確定鄧小平的改革開放已成為過去式,香港會是災難的核心,上海的四大國營銀行會是下一個災難,台商必須離開中國,特斯拉也將被認定為中概股,那麼趨勢將不在特斯拉的手上。
台灣在未來的半年,將面對中國訂單減少及消費電子庫存消化,對中國產業的調整和美國對中國貿易競爭,去中化的產業供應鏈,會一一考驗台灣產業韌性,會很辛苦,但是值得期待!
退一萬步來看,台灣半導體在未來很長的時間不用擔心來自中國半導體的擴張,並且用力迎接高達一年6兆美元的電動車市場,和近一兆美元的綠能市場及快速擴張的7000億美金5G市場和低軌衛星,及高速運算的AI智能市場,逐漸去中化的台灣,將是在明年上半年更加明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