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藤安【媒體工作者】
中國共產黨第20次全國代表大會,10月22日在國家主席習近平的宣布下結束,看似順利落幕,但後續的政治效應與權力鬥爭的宮廷大戲,才正要開始。
20大除了修改中國共產黨的章程,將「確立習近平為黨中央的核心、全黨的核心地位」,以及「確立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指導地位」等兩個確立寫入章程中,支持習近平長期執政,還有體現2018年3月11日,第13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通過的憲法修正案,刪除憲法第79條第3款,關於國家主席只能連任兩屆的條款,最重要的就是選舉第20屆的中央委員會成員,確認中共新的領導階層,其中又以政治局名單最受到矚目。
攤開中央委員會政治局的24人名單,其中7名常委分別是習近平、李強、趙樂際、王滬寧、蔡奇、丁薛祥、李希,習近平作為國家領導人,連任政治局常委自然不用多說,現任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的趙樂際,中央書記處書記的王滬寧,也留在常委名單內,趙樂際被預估會接替栗戰書,出任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委員長,王滬寧則取代汪洋,接掌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主席。
其他新增的4位常委,分別是現任上海市委書記李強、現任北京市委書記蔡奇、現任廣東省委書記李希,與現任中央委員會辦公廳主任丁薛祥,這6人皆被視為「習派」人馬,然而現任國務院副總理胡春華,被視為前國家主席胡錦濤「共青團」人馬的最後希望,被屏除在政治局常委名單外,象徵習派大獲全勝、團派全數滅亡,中國共產黨最高領導階層,確定由習家軍開啟「隻手遮天」的時代。
其他17名政治局委員,分別是國務委員兼外長王毅、全國政協副主席兼國家發改委主任何立峰、全國人大教科文衛委員會副主任石泰峰、中央軍委副主席張又俠、國家安全部部長陳文清、中宣部部長黃坤明、北京市長陳吉寧、天津市委書記李鴻忠、重慶市委書記陳敏爾、福建省委書記尹力、陝西省委書記劉國中、山東省委書記李干杰、遼寧省委書記張國清、浙江省委書記袁家軍、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黨委書記馬興瑞、中宣部常務副部長李書磊、新任中央軍委副主席何衛東。其中,李書磊與何衛東並非上屆中央委員,何衛東亦非中共20大代表,這回不但進入政治局委員名單,還升任中央軍委副主席,與其背景息息相關。
現年65歲的何衛東,官拜陸軍上將,曾任解放軍31集團軍參謀長、31集團軍副軍長、南京軍區副參謀長、江蘇省軍區司令、上海警備區司令、西部戰區陸軍司令,以及東部戰區司令。東部戰區指揮江蘇、上海、浙江、安徽、江西、福建等6省武裝力量,戰略目標為太平洋,被視為是對台作戰的最前線,因此何衛東直升中央軍委副主席,被外界視為是20大過後,習近平要在任內解決台灣問題的精心佈局。
20大落幕,已肅清黨內反對聲音的習近平,展開史無前例的第3任期,2023年1月舉行的第14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預計將由李強接替李克強為第8任國務院總理,待所有人事佈局到位後,習近平就會把目光放到台灣。
曾親眼見證到中國共產黨暴行的民運人士王丹示警,習近平一定會對台灣有所動作,筆者也認為無論是實彈軍演、片面封鎖或經濟制裁,或是參考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特別軍事行動」,抑或是對台全面作戰,鷹派作風的習近平,絕對不會讓台灣問題繼續拖下去,無論2024年台灣由誰執政,兩岸問題恐怕都必須有解決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