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建忠【台灣韜略策進學會秘書長】
影響台灣政局與兩岸政軍經貿形勢的中美台重要政治日程接續展開,一個是已經召開的10月16日的中共20大,接著是11月8日的美國期中選舉,另外就是11月26日的台灣2022地方公職選舉投票。對美國來說,期中選舉就是檢驗總統執政,將對美國內政、外交、美中關係、區域情勢產生影響,值得注意的是,美國選民的分裂對立也到達高點。
在美國遭遇40年來最嚴重通貨膨脹、前總統川普高調回歸、最高法院推翻對墮胎權保護的背景下,今年期中選舉兩黨廝殺異常激烈,最受重視的議題包括經濟、治安、墮胎、槍枝管制。此次選舉不僅是對拜登總統執政滿意度投票,也將決定拜登能否在未來2年實施新政、制定議程、進行關鍵人事任免。但現有民調和預測顯示,民主黨的選情並不樂觀。
眾所周知,美國所有立法都須經參、眾兩院通過,並由總統簽字才可生效。因此控制國會,才不會使拜登在法案推動上跛腳。民主黨目前在眾議院以220席比共和黨212席略佔優勢。在參議院則是勢力伯仲,但副總統兼參議院議長的賀錦麗,表決平局時擁有決定性的1票,因此民主黨保有決定優勢。
如果民主黨丟掉對兩院的控制權,拜登未來2年的執政將困難重重。共和黨已準備阻止拜登提高企業稅、削減政府在應對氣候變化的投入、否決拜登任命的聯邦法官、阻撓民主黨將保護墮胎權寫入聯邦法律。共和黨還將解散眾議院的國會山莊騷亂特別調查委員會,對設立委員會的動機展開調查。拜登本人和其子也可能成為共和黨的調查對象。
除了丟掉對兩院控制權的危機外,令人擔憂的美國「民主危機」可能捲土重來,正在醞釀中的選舉混亂不利於民主,而訴訟和不承認選舉結果,可能會把選舉日變成選舉周。再者,對眾議院議長裴洛西丈夫的重擊,暴露了狂熱分子的殘暴,美國政府正在為應對暴力襲擊做準備,而投票站的騷亂、關於使用投票機的投訴、法律糾紛,這些選舉混亂都可能出現在這次期中選舉。

直言之,美國政府已經警告期中選舉面臨「增加的威脅」,「暴力極端分子」可能會攻擊投票站工作人員、投票站和政府機構,以破壞計票,美國政府也在調查是否有境外勢力參與。
諷刺的是,這次期中選舉已經出現有些選民遭陌生人拍攝和騷擾,一些投票站工作人員出現攜帶槍支,甚至出現極右翼人士挨家挨戶威脅居民,還出現異常的選舉工作人員集體辭職現象。潛在的暴力是這次選舉的「民主危機」,加上川普關於選舉舞弊的言論在全國蔓延,皆可能影響選舉。
然而,炒作犯罪問題是共和黨這次的選舉策略,包括把選民的關注從墮胎問題上轉移。墮胎問題一直讓共和黨飽受批評,美國聯邦最高法院中保守派有6比3的絕對多數,今年6月,美國最高法院裁定美國女性不再擁有墮胎合憲權,推翻「羅訴韋德案」(Roe v Wade)導致多地舉行抗議該裁決的示威活動。
尤有甚者,都市犯罪問題也是民主黨的攻防弱點,當前美國社會治安惡化不局限於大城市。疫情暴發後,美國排外情緒激化社會矛盾,針對亞裔的種族歧視和仇恨犯罪愈演愈烈。共和黨想藉此坐實民主黨「治安不力」的罪名,欲繞開槍支管理問題,但與暴力犯罪密切相關的槍支管理問題,許多共和黨人也難以理直氣壯。
內政上的墮胎、槍支、移民等爭論,對立情勢早已把美國社會分裂成紅藍兩塊,隨著美國政府因為政治極端化變得難以成事,亦削弱民眾對政府和民主機制的信心。
不過,這次參眾兩院候選人均提出強硬的中國政策,大談《晶片與科學法案》(Chips and Science Act,CHIPS Act),美國朝野政黨有志一同的原因,就是美國民眾對中國政府的負面態度處於歷史低點,邪惡的中共已讓美國朝野更形團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