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宇韶【政治評論員】
政治助理與幕僚的工作型態其實和其他職場大不同,平心而論,這份工作的理想與外來性遠遠超過現實的收入,許多投入的人多半是把它當作人生志業在經營,每天的工作內容就是學習與挑戰,自己的老闆就是時時刻刻複製的成功模式。
平常跟著寫質詢稿、與行政部門國會聯絡人聯繫,早晚都要到選區會勘或接受陳情進行各項選民服務,也要和媒體保持溝通聯繫;當選舉年則要啟動選戰模式,替自己老闆輔選、或是替其他人抬轎,從初選紙上作業到外部車掃、拜票與造勢活動得隨時待命。不論在國會議場、攝影棚、地方街巷,或是宣傳車與舞台上,處處都是磨練學習的過程,難怪許多人說助理十年磨一劍,淬煉好就是新的局面。
個人當年在立院擔任助理時,委員與辦公室主任面試時就強調,助理的工時很長,上下班的時間非常不固定,多半是早出晚歸而且加班是常態,常要出差到南部選區去做選民服務,也要和各界進行訪談與協調,工作內容壓力與挑戰都很大,希望要有心理準備。
即使如此,辦公室主任還特別強調雖然薪水不高,但是會給大家加班費、交通費、差旅費、誤餐費等應有盡有,上班時間有彈性也有補休,盡量讓大家在會期外可以好好休息,彼此互相。
同樣的道理,也出現在擔任國安智庫與民進黨主管時。記得長官都是這樣告的,我們的工作幾乎是24小時待命,同仁很辛苦壓力也很大,所以主管與政務副主任,希望能以身作則,最早來開門上班,最後一個鎖門走人,少些讓同仁加班,給他們最好的福利與充分休息,帶領大家一起工作!
上述,不只是個人的經驗,也是許多在中央黨部或立院當過助理與幕僚工作者的共同記憶,說明為何民進黨籍的立委與議員擁有極高的比例,都是助理與政治幕僚出身,這是這個黨的政治文化,也是政治甄拔的方式。
諷刺的是,當看到高虹安將公費助理的加班費挪作公積金,然後成為自己各項支出的小金庫時,自然覺得非常憤怒;其辦公室還制定「內規」,苛扣助理事假、病假薪水轉為公積金,再供高虹安支配使用,連疫苗假也如此,就知道高虹安無視勞基法與其他法規存在,行徑就是職場上令人厭惡的「慣老闆」。
最令人匪夷所思的是,在其公積金中所支付的款項包羅萬象,有個「叫人鈴」的支出個人非常有意見。在立院工作過的人都清楚,委員辦公室其實不大,在一個半開放的空間中要與自己溝通並不困難,至多只要打個人市內電話分機即可,之所以要買這個玩意,其實是凸顯老闆與伙計間的「階級意識」,這是一種標準「上對下」的宰制對象,而不是一個團隊合作關係。
面對公費助理的所有爭議,高虹安未曾直球對決把話說清楚,而是顧左右言他甚至把人拖下水,塑造「天下烏鴉一般黑」的形象,所以她才會宣稱什麼立院助理加班執行率高達百分之九十六這樣的鬼話。
高虹安的說詞不難解釋,是否應該回答自己的助理是否有加班,如果有加班但被挪為己用,那麼就是違反勞基法與貪污;如果沒有加班但報滿時數請款,就是涉及登載不實且同樣涉及貪污,助理們知情與否都視為共犯結構。也因為高的行徑過於惡劣,才有內部吹哨者將這些不法事實公諸於世!
面對高虹安涉及法律問題,柯文哲為了替自己人護航居然回答「公款私用十分合理」,這個黨過去標榜新政治與公開透明,如今全黨上下卻硬拗到底,實在令人感到憤怒與不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