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平【紘威新聞網評論作家】
台灣選手在日本東京奧運傑出表現,吸引全國眾人目光;隨著選手的好表現,這陣子飽受疫情之苦、身心俱疲的台灣人民,也獲得暫時的紓解。儘管如此,似乎仍舊難以挽回國內不滿蘇貞昌內閣表現的聲浪。
根據台灣民意基金會上個月27日公布最新民調,不滿意行政院長蘇貞昌施政再創新高,有49.7%民眾不滿意蘇貞昌的表現,繼續維持不滿意者大於滿意,也意味著台灣人厭惡蘇貞昌已成為日常。
「蘇貞昌的民調已經是死亡交叉了,不管下任閣揆是誰接任,都沒辦法把民進黨的民調拉起來,因為蘇貞昌只顧自己的派系,沒在顧全大局,內銷行業現況悽慘,蘇貞昌卻故意不把錢分下來。但若換閣揆,可能會比較有胸襟,不會給蔡英文搞那麼多衝突,只要找正常人來當都比蘇貞昌好。」
《美麗島電子報》董事長吳子嘉日前接受廣播訪問時直言,「即使年底4大公投都通過,蘇貞昌也不會下台,他會到2022年民進黨選舉大敗,非離開不可才會下台,蘇貞昌已經太差了,因此他會賴皮。國民黨這些在野黨應該要好好感謝他,蘇貞昌真的是在野黨最大的貴人,他會一直幹,幹到民進黨拖垮為止」。
民調低迷、人民怨聲載道,蘇貞昌似乎依舊沉浸在過去的美好。繼去年的振興三倍券,行政院上個月傳出規劃再推出「振興五倍券」,可能的方案有500元換2500元及1000元換5000元兩方案、預計最快9月發行。儘管行政院強調「振興五倍券」是初步討論的方向、仍待行政院長蘇貞昌定奪。但反對蘇貞昌此項政策的聲音,只能說一波接著一波。
台北市長柯文哲表示,有人喊五倍券、就會有人喊六倍券,那乾脆說,「柯文哲主張發100倍券」。他強調,去年發紙張振興券,印刷就花23億。「我覺得是這樣啦!國家推出政策時要有前瞻性,該前瞻的不前瞻,還用最Low的方法,先花掉23億,結果什麼都沒有。」
「蘇貞昌一直說,上次3倍券的效益有1千億元,如果是5倍券則是1千7百億元,紓困振興預算差不多是8千多億,現在剩1千多億,他手頭上沒東西,疫情也不是他能管的。」有學者說,「行政院長蘇貞昌某種程度上只是在藉此垂死掙扎,享受控制的快感,並指他手上沒錢也沒人,大家也不聽他的,之後可能會變成空頭司令。」
名嘴黃光芹也在臉書表示,「當機立斷吧!就現金了,不要搞複雜了,再花幾十億去印這個、印那個。今年與去年的情況不同,之前的紓困也没有解旱。民怨很深,既然要下,就下及時雨吧!」
同樣不滿的民進黨前立委郭正亮,在政論節目中說,「行政院長蘇貞昌宣傳振興三倍券時,想把它變成新聞重點,所以帶有新聞造勢的功能,不只是錢的問題;如今蘇貞昌搞不好希望用振興五倍券的新聞來壓過疫苗。但是去年7月台灣基本上沒什麼疫情,所以並沒有排隊領券群聚的問題,而現在則有群聚的問題,五倍券還是要透過郵局發放,必然要排隊,郵局也怕得要死。何況還要花很多成本印刷,也浪費錢。」
不只昔日戰友大聲疾呼,蘇貞昌懸崖勒馬;來自民進黨內的意見,其實也是不少。民進黨正國會派系包括陳亭妃、余天、吳琪銘、莊競程、黃秀芳、陳歐珀、陳秀寶、蔡適應等8位立委發聯合聲明,強調聽到許多來自基層的聲音,今年疫情影響下,許多民眾增加經濟負擔,因此「振興券應與去年的三倍券區隔,讓民眾『不用以現金換振興券』,而是以最簡單方便的方式,直接領取紙本或數位振興券」。
無獨有偶,民進黨台北市議員王世堅更呼籲,蘇貞昌的團隊應以「直接、有效」的方式幫助人民,且對基層民眾來說,紓困和振興是同一件事。
「五倍振興券」消息一出,持續在政界發燒,更不用說高度關心政治的網路鄉民,紛紛留言,「真不明白,掏錢換券的概念是怎麼來的」、「給得不甘不願,重點是要人民的現金,順便吃一下人民的豆腐」。
不僅如此,有網友認為,「還要多花錢去印製,是錢太多嗎?還不如直接加碼直接給現金來的實際一點,這個政府到底有沒有腦袋啊!」、「要就通通有獎發現金,還發什麼振興券,腦殘政策。」、「民進黨只要再發什麼幾倍券,下次選舉穩死!」看來漸漸失去耐心的人民,對於蘇貞昌接下來每一步打算怎麼走,睜大眼睛盯著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