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文琦【前國民黨文傳會副主委】
中華人民共和國前國家主席江澤民近期逝世,總統府發言人張惇涵表示,「我們有注意到這項消息,也希望家屬節哀珍重。」。
中共新華社報導,中共第3代領導人、前總書記江澤民於11月30日中午12時13分不幸在上海病逝,享耆壽96歲,一直喜歡即興唱歌與吟詩作對的他,在代表「改革開放」與「內憂外患」的前領導人鄧小平後,執掌中共黨、政、軍系統達15餘年,唯其近年代表的政治勢力「上海幫」,漸漸淡出政治舞台,幾乎沒有任何影響力了。
在傳統「人死為大、一切放下」典型儒家文化禮教習俗下,加上目前海峽兩岸在政治、軍事、經濟等各領域益發緊張對峙之際,主張「抗中保台與去中化路徑」的蔡英文總統,此刻放下雙方意識型態的對抗與鬥爭,主動表達善意、希望江前主席的家屬能夠節哀珍重,是「理性正確的『訊號』與『好的開始』」。
日前沒有因為「期中選舉」而「跛腳」的美國總統拜登,與「20大會議之後,『定於一尊』」的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國際會議如APEC進行「實體、破冰」的面對面會晤,雙方似有意重啟多項政治、軍事、經濟,乃至攸關「全球共同利益」的氣候變遷、地緣政治、俄烏大戰、糧食供應等,「微妙氛圍改變」,中國大陸與美國彼此展現建立「護欄、劃設基本紅線」的良善交流競爭態度,期能避免如宿命般的「修昔底德陷阱」發生。
從各國卸、現任領導人等「婚喪喜慶」的「國際政治表態秀」,一如之前英國前女王伊麗莎白二世的隆重國葬,到前日本首相安倍晉三的國際追思告別式等,可看到各國政治領袖發揮「外交手腕、巧實力」的「應對進退藝術」。
日前落幕的九合一地方大選,民進黨慘烈失利下,蔡總統能夠屏除「廣義抗中保台」選戰作為,能對江澤民的逝世「遞出善意的橄欖枝」,是令人值得高度肯定的「蝴蝶效應大事。」展現國家領導人對死生大事的悲天憫人,有緩解兩岸「真的一點都不需要互相仇視,應共存、共榮、共好」的胸襟與高度,請蔡總統繼續加油,也請對岸國家領導人的習近平能「好好『想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