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機2022年1727架次擾台 習近平成台海不穩定元凶

工藤安【媒體工作者】

上周末正逢跨年,因為是解封後回歸正常生活的首次,世界各國都舉辦相當盛大的跨年活動,一起揮別2022年、迎接2023年的到來,所有人都沉浸在歡樂的氣氛當中,但是中國人民解放軍對台灣的威脅,依舊持續不間斷。

根據國防部官方統計的中共解放軍臺海周邊海、空域動態,12月31日到1月1日,有共機24架次、共艦4艘次,其中共機包括殲-11、殲-10、殲-16各4架次,BZK-005與BZK-007無人機各1架次,以及常見的運-8反潛機,值得注意的是,殲-11、殲-10、殲-16戰機,史無前例來到我桃竹外海24海浬鄰接區的空域,我國北部天弓飛彈、愛國者飛彈基地繃緊神經戒備,軍方也緊急調動訓練中的戰機前往驅離,最終有驚無險。

解放軍不只是跨年當天來犯,去年聖誕節當天,解放軍就派出71架次軍機大舉入侵,除了上述的殲-11、殲-10、殲-16、運-8反潛機等主力軍機,還包括蘇愷-30、運-8遠干機、彩虹4無人機、空警-500、無偵-7無人機,這也是2022年解放軍機單日最多架次出現在台海周遭。

事實上,解放軍機擾台幾乎成為常態,而且來犯數量直線上升,根據法新社統計資料顯示,2022年一整年,中國解放軍派出高達1727架次軍機,入侵我國防空識別區,其中主力戰機部分從2021年538架次,到2022年1241架次;轟炸機從60架次增加到101架次,數量都有明顯上升,此外2021年則是960架次、2020年僅有380架次,從資料中可以看出,解放軍對台灣的壓迫,從2020年開始幾乎是翻倍成長。

中國對台軍事壓迫,越來越肆無忌憚,背後支撐的就是百萬大軍與破兆的軍費,根據最新統計,中國人民解放軍現行總兵力來到557萬3000人,現役軍人部分205萬3000人,其中陸軍近100萬人,裝備部分包括5400輛主力戰車、750輛輕戰車、1000輛輪式突擊砲、7200輛裝步戰車、4350輛裝甲運輸車、900輛兩棲裝步戰車、2910門自走砲、1640門多管火箭砲、974架直升機。

海軍部分人數30萬人,各式船艦超過500艘、各式飛機700架以上,空軍初估至少2600架各式戰機,由40萬人操控,此外第四軍種火箭軍15萬人、第五軍種戰略支援部隊20萬人,預備軍超過200萬人。

被列為準軍事部隊,必要時可支援前線戰事的武警部隊有152萬人,基層組織起來的民兵,高達800萬,龐大戰力讓中共軍費相當驚人,2022年軍費1.45兆人民幣,折合新台幣約6.38兆,包括2021年1.35兆人民幣、2020年1.26兆人民幣與2019年1.19兆人民幣在內,這已經是連續6年,中共軍費突破1兆,緊握黨政軍大權的習近平,透過其手中的龐大軍力對外擴張,導致台海與印太局勢極度不穩定。

從上述數字來看,不論是軍隊人數或軍隊預算,都相當嚇人,但這恐怕只是表象,不少解放軍退役的軍官近期爆料,解放軍根本沒有想像中的強大,首先是軍校入伍,出現花錢買資格或是內部關係保送上去。

一般徵兵部分,最低要求是高中學歷,有些學歷僅有初中的人,為了給中共當局養,不惜造假學歷,甚至連訓練過程都能敷衍了事,其中在跳沙坑部分,有解放軍因為體力不支,跑完前面關卡跳進沙坑,卻無法爬起來,竟然先安排另一個人躲在沙坑,等前面的人跳進去後,躲著的人立刻出來接著跑完後面關卡,美化訓練成績。

種種跡象都顯示,中國解放軍的兵強馬壯,恐怕虛張聲勢的成分居多,這也正是為何習近平至今只敢在外圍挑釁,不敢有太多軍事動作的根本原因。

最新文章

美國阻止宏都拉斯棄台投中? 北京:美應停止干涉他國主權

【紘威新聞網】路透社報導,美國正試圖阻止宏都拉斯與台灣斷交、轉而與中國建交的計畫,希望在還未達成正式協議前,宏都拉斯還有回心轉意的空間。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回應,任何主權國家都有權自主選擇發展與別國的外交關係,其他國家無權干涉。美國應停止干涉有關國家的主權事務。

台灣轉型正義究竟何去何從?

李彥謀【紘威新聞網總編輯】范雲說,當年國家大規模有系統人權迫害,進行人權迫害一定有些工作進行,但是現在檔案局徵集的政治檔案只有7.7萬件,代表政治檔案還有很多黑數。更嚴重的是:在7.7萬件的政治檔案受難者家屬和後人能夠看到的檔案,有7.2萬件檔案,高達9成的資訊遭到遮蔽。

王世堅登記角逐士林大同立委 何志偉:誠信是做人基本標準

【紘威新聞網】王世堅登記角逐士林大同區立委黨內初選,挑戰現任綠委何志偉。何志偉表示,誠信是做人最基本的標準,當初提出「誠信條款」,是為了讓國會席次最大化,他尊重王世堅的個人生涯規劃,期待良性競爭。至於王世堅是否算「落跑」,要由選民智慧來做選擇。

侯友宜的另類「藍皮綠骨」

李彥謀【紘威新聞網總編輯】朱立倫提出「選策會報」名單,重點是處理「立委提名」,光是這項,就必須納入各方人士,顯然這水池很深,更何況總統提名人選。侯友宜是目前黨內民意支持度最高者,應該沒有問題,但這不能表示國民黨內就毫無異音。

隨時掌握

61,434FansLike
420,864SubscribersSubscribe

別漏看了!

美國阻止宏都拉斯棄台投中? 北京:美應停止干涉他國主權

【紘威新聞網】路透社報導,美國正試圖阻止宏都拉斯與台灣斷交、轉而與中國建交的計畫,希望在還未達成正式協議前,宏都拉斯還有回心轉意的空間。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回應,任何主權國家都有權自主選擇發展與別國的外交關係,其他國家無權干涉。美國應停止干涉有關國家的主權事務。

台灣轉型正義究竟何去何從?

李彥謀【紘威新聞網總編輯】范雲說,當年國家大規模有系統人權迫害,進行人權迫害一定有些工作進行,但是現在檔案局徵集的政治檔案只有7.7萬件,代表政治檔案還有很多黑數。更嚴重的是:在7.7萬件的政治檔案受難者家屬和後人能夠看到的檔案,有7.2萬件檔案,高達9成的資訊遭到遮蔽。

王世堅登記角逐士林大同立委 何志偉:誠信是做人基本標準

【紘威新聞網】王世堅登記角逐士林大同區立委黨內初選,挑戰現任綠委何志偉。何志偉表示,誠信是做人最基本的標準,當初提出「誠信條款」,是為了讓國會席次最大化,他尊重王世堅的個人生涯規劃,期待良性競爭。至於王世堅是否算「落跑」,要由選民智慧來做選擇。

侯友宜的另類「藍皮綠骨」

李彥謀【紘威新聞網總編輯】朱立倫提出「選策會報」名單,重點是處理「立委提名」,光是這項,就必須納入各方人士,顯然這水池很深,更何況總統提名人選。侯友宜是目前黨內民意支持度最高者,應該沒有問題,但這不能表示國民黨內就毫無異音。

馬英九中國祭祖 王丹狠酸:送習近平登基賀禮

梁少珊【民生頭條記者】王丹說,馬英九北上,具有重要意義,代表中共對台灣的企圖心已經進一步強化,對台灣的野心已經迫不及待,已經開始做很具體的安排和面試。王丹呼籲「台灣人應當要有危機感。絕不能讓香港的悲劇在台灣重演」。

美國阻止宏都拉斯棄台投中? 北京:美應停止干涉他國主權

【紘威新聞網】路透社報導,美國正試圖阻止宏都拉斯與台灣斷交、轉而與中國建交的計畫,希望在還未達成正式協議前,宏都拉斯還有回心轉意的空間。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回應,任何主權國家都有權自主選擇發展與別國的外交關係,其他國家無權干涉。美國應停止干涉有關國家的主權事務。

台灣轉型正義究竟何去何從?

李彥謀【紘威新聞網總編輯】范雲說,當年國家大規模有系統人權迫害,進行人權迫害一定有些工作進行,但是現在檔案局徵集的政治檔案只有7.7萬件,代表政治檔案還有很多黑數。更嚴重的是:在7.7萬件的政治檔案受難者家屬和後人能夠看到的檔案,有7.2萬件檔案,高達9成的資訊遭到遮蔽。

王世堅登記角逐士林大同立委 何志偉:誠信是做人基本標準

【紘威新聞網】王世堅登記角逐士林大同區立委黨內初選,挑戰現任綠委何志偉。何志偉表示,誠信是做人最基本的標準,當初提出「誠信條款」,是為了讓國會席次最大化,他尊重王世堅的個人生涯規劃,期待良性競爭。至於王世堅是否算「落跑」,要由選民智慧來做選擇。

侯友宜的另類「藍皮綠骨」

李彥謀【紘威新聞網總編輯】朱立倫提出「選策會報」名單,重點是處理「立委提名」,光是這項,就必須納入各方人士,顯然這水池很深,更何況總統提名人選。侯友宜是目前黨內民意支持度最高者,應該沒有問題,但這不能表示國民黨內就毫無異音。

馬英九中國祭祖 王丹狠酸:送習近平登基賀禮

梁少珊【民生頭條記者】王丹說,馬英九北上,具有重要意義,代表中共對台灣的企圖心已經進一步強化,對台灣的野心已經迫不及待,已經開始做很具體的安排和面試。王丹呼籲「台灣人應當要有危機感。絕不能讓香港的悲劇在台灣重演」。

呂秀蓮:我不認為疑美論是議題 表達意見是主權平等與獨立

【紘威新聞網】前副總統呂秀蓮表示,她不認為「疑美論」應該是一個議題,也不宜用「疑」負面字眼;她很感謝美國支持,但若與國家利益相左,台灣作為主權國家也應表達意見,這不叫疑美,而是主權平等與獨立。

王婉諭:民進黨情勒弄臭抗中保台 實際上官商勾結掏空台灣

【紘威新聞網】時代力量立委兼黨主席王婉諭近日砲口對準民進黨,直指把「抗中保台」當成忠誠檢查的符令讓人生惡,把表達不同意見的人通通抹紅貼上標籤。這些情緒勒索的作法無助社會團結,只會弄臭「抗中保台」,降低國家正常化的正當性。這也是民進黨執政7年來,最讓人失望的地方。

馬英九將赴湖南祭祖掃墓 率學生赴中國進行交流

梁少珊【民生頭條記者】前總統馬英九預定3月27日至4月7日前往中國湖南湘潭祭祖,並前往南京中山陵謁陵,馬英九將率30位青年學生跟中國大陸多地大學生進行交流。馬英九此行是祭祖跟學生交流,並沒有會面習近平的安排,至於會不會跟其他中共涉台官員見面,則是客隨主便。

散播疑美論! 台灣最大威脅是中國

【紘威新聞網】 無黨籍立委高金素梅日前大量散播「疑美論」,同時國內有多名學者發起反戰連署,引發社會譁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