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文閎【零售業經理】
台灣每2年就有一次高強度的選舉,以至於讓某些政治人物陷於舒適圈的空氣膨脹,卻不自知外界觀感的窘境。目前藍營有多位年輕議員打著「能者居之」的改朝換代口號,意圖為剛選上議員職位卻轉過頭背棄選民承諾的「落跑」行為解套,不惜情面公開地嗆誰有戰力誰沒有戰力、誰年輕誰老了等話語,此等近乎逼宮、陽謀奪位的激進論述,在藍營內部掀起一陣譁然。
遙想去年11月選戰最危急的時刻,許多藍媒特別撰文分析藍軍在北市議會的選情是如何危急,包含多名現任議員或時任候選人打出「搶救藍營青年」的告急文宣及大型看板,激起許多藍營支持者惜才、照顧年輕人的疼惜之心,進而投票給許多年輕世代的議員,徐巧芯和王鴻薇更是拿下松信區的第一與第二高票,堪稱是最直接的受益者。
然而選後沒多久,原松信區市議員王鴻薇一共拿走議員和立委選舉補助款259萬元,拍拍屁股上任立法委員,國民黨立委林奕華更是一個屁股佔兩個位置,刻意卡時間沒收大安區立委補選,形同讓台北市民一個月沒有副市長、一整年沒有立法委員,此等機關算盡的作法當然遭到台北市民的唾棄。
雖說如此,林奕華與王鴻薇合組的「落跑姐妹花」深得不少青年民代的心思,更激起效仿之意,直言之,藍營的徐巧芯、游淑慧、張斯綱、李柏毅、徐弘庭和鐘沛君等台北市議員可組成「預備落跑者聯盟」。他們打著「能者居之」的光鮮亮麗旗號,其實是旗幟鮮明地搞黨內鬥爭。
他們不在乎情面,只在乎權力大不大!?頭銜高貴不高貴!?忘記台北市議會如果少了6席以上的國民黨籍議員,屆時市議會將是民進黨多數主導,這會給蔣萬安市長的執政帶來多少衝擊尚未可知,原因很簡單,他們只想著個人的政治前途,而不是黨的整體利益、更不會是選民所希望的平衡監督。
拆解「預備落跑者聯盟」的話術:徐巧芯參選國民黨立委初選係以「仇恨」作為挑戰現任者的正當性,不是說標榜她有多會打、多能打,而是訴諸選民「有多仇恨民進黨」,因為捕風捉影、片面事實、斷章取義全都是她用來製造仇恨的起手式,不管是對黨外亦或是黨內皆是如此。
另一方面,游淑慧等人則營造藍營年青世代的「焦慮感」,即年輕世代因沒有血緣、靠山等關係,恐因「年輕」而被老人搓圓仔湯。其實這種焦慮塑造是認知作戰的一種形式,用以迴避核心問題,比如轉移政治人物應恪守對選民承諾的政治誠信之焦點,從而以情緒勒索來主張「霸王硬上弓」的合理正當性。
平心而論,落跑即是背棄選民的承諾、落跑即是否定選民對政治人物的投票支持、落跑只會讓市議員位置空缺,該區民眾的陳情和選民服務推向到另一邊。長此以往,基層支持勢必此消彼長,即使此時擁有多大的優勢,落跑以後都不再是優勢,而是一輩子從政的負擔和代價。
此句話放在國民黨或民進黨皆亦然,任何藐視民意者,不論現在的支持度有多高,一旦決定想當一個「落跑議員」,都不會是民眾心中的「能者」,而是吃碗內看碗外、眼睛放在頭頂上的「勢利者」一個,還要為此賠上終生的政治誠信。
延伸閱讀:國民黨打「落跑牌」的最大受害者